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j9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新时代的奋斗者】周钟鸣:心怀大舞台 开创湘剧传承发展新天地-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娄底新闻网讯(记者 吴亮)在涟源,有这样一出大戏:一个县级文艺院团,在资金、人员两缺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创排出大型湘剧《烧车御史》,从地方一路演到中央,获誉无数。在涟源,有这样一位女子:生活中,她温和善良、朴素优雅;舞台上,她唱做念打、样样精湛。她用坚守和执着,开创出一片湘剧传承发展的新天地。她,便是涟源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周钟鸣。

(周钟鸣对剧院青年演员进行指导)

用心传承 风雨飘摇不相弃

湘剧与豫剧、粤剧、昆曲、黄梅戏等地方剧种并称,是最具湖湘特色的曲艺形式,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950年,涟源建县伊始,就成立了湘剧团。

2012年文化体制改革,大批原为事业单位的县级剧团转为企业,涟源湘剧院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转型的考验。在单位面临改制和人心涣散的内忧外患中,周钟鸣毅然担任了涟源市湘剧院的院长。上任后,周钟鸣首先着手组建了一个会管理、善经营的院领导班子,随后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剧院各项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老艺术家们留下的东西不能在自己手里丢掉!”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周钟鸣带领着院里的职工不遗余力地展示湘剧的经典魅力。2012年5月湘剧院改制成功,更名为涟源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成为全省仅剩的县级“湘剧院”。成功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不再前途未卜,不再忧心忡忡,大伙都长长地松了口气。

(《烧车御史》演出剧照)

自筹资金 湘剧路上爱相随

“作为文艺院团,要生存下去一定要出戏,如果不出戏,那迟早会‘没戏’。”改制成功后,周钟鸣依然心弦紧绷,她深知:戏,是剧院生存、立足、发展之本!

2014年底,涟源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启动《烧车御史》的创排。2015年5月,经过长时间筹划,《烧车御史》终于可以开排了。但没有钱怎么排?周钟鸣拿出家里的15万元积蓄启动了这个项目,然后告诉大家想要筹资排戏。

2015年5月28日,是周钟鸣永远也忘不了的一天,那天,院里财务室的门口站满了职工,有八十八岁的老院长刘初开,有行动不便的老艺术家李永兴,他们个个手里都拎着一个用报纸包裹着的小塑料袋。一个上午,75万元现金摆在了桌面上。周钟鸣站在旁边,泪流不止。职工生活不宽裕,戏也前途难料。如果戏不能出彩,这笔钱就会打了水漂。周钟鸣当即承诺:“如果戏没排出来,这笔钱打了水漂,由我一个人负责。”老院长拉住她的手,坚定地说:“跟你走。”泪水再一次模糊双眼,所有的顾虑在一霎那间化开了。周钟鸣明白,远行的路上不会是一个人。

戏紧锣密鼓地排着。为了让大家无后顾之忧,为了争取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周钟鸣开始卯足了劲,打电话、找上级、跑省里、整资料、磨嘴皮,不厌其烦。有志者、事竟成,2015年11月,《烧车御史》荣获第五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大奖”。站在湖南艺术的最高领奖台上,周钟鸣捧着奖杯,抚摸着、哽咽着,泪水掉了下来。

载誉而归后,周钟鸣的心开始向北京眺望。2016年7月26日、27日,《烧车御史》在中国评剧院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这部反腐倡廉的新编历史湘剧将敬廉洁的强大正能量传递到祖国的四面八方。

刚柔并济 敢叫湘剧换新天

第一眼见到周钟鸣,给人的感觉是一名身体纤纤的弱女子,而真正走近她、了解她的人,却知道这柔弱背后的力量。在责任与担当面前,周钟鸣声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女汉子“。

2015年7月23日的北京,骄阳似火,答辩会场外,周钟鸣摸了摸刚拔掉针管的手,脱掉身上的薄棉衣,捋了捋头发,补了补口红,淡定地走入会场,她从剧团改制到筹资排戏,娓娓道来,神情恳切。项目顺利通过,资金分批到位。

2016年7月28日,《烧车御史》在中国评剧院演出成功,在从北京返家的火车上,同行的人一路雀跃,而周钟鸣却一直头靠椅背安静地坐着,时不时用手摁摁太阳穴,高强度的连续工作让她不仅头痛难忍,耳朵也由耳鸣慢慢变得听不见了。她没有惊动任何人,回到单位处理好相关事情后,破天荒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医院诊断为急性神经性耳聋,建议休长假专心治疗。可几天后周钟鸣抹干了病痛的泪水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周钟鸣19岁时从益阳走到涟源,这位心怀大舞台的小女子,将最美的青春献给了这片土地,将最美的年华献给了涟源的湘剧,让涟源湘剧院这颗似乎不可能破土的种子重新生根发芽,这种破围而上,拼搏进取的精神,在文艺繁荣之路上,尤其值得钦佩与尊敬!

分享到
网站地图